一.項目名稱
智慧財稅管理體系構建及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二.提名意見
在中央政府結構性降稅以及財政部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等政策背景下,地方政府財力捉襟見肘但財稅收入增長壓力在逐步增大。地方政府既需要摸清稅收征收實際家底,也需要優化營商環境培植財稅增長點。
項目運用大數據相關理論與技術建立財稅數據清單,完善了財稅數據權屬、開放共享等標準和措施。項目在服務政府方面主要從三個層面進行,在宏觀層面上通過財稅大數據計量分析模型,預測地方政府經濟走勢情況,為政府實施宏觀經濟調控措施提供數據支持;項目在中觀層面上,利用相關數學模型,對行業集中度、行業安全與行業偏好進行預測和模擬,為地方行業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項目從微觀層面上,分析重大項目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均衡關系,為地方政府實施重大項目提供風險決策支持。項目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應用區塊鏈與人工智能,利用政府經濟數據平臺,為銀行智能授信提供數據支持,智能預測相關企業趨勢并提供政策建議與幫扶支持,培育企業發展。
項目為地方政府提供的智慧財稅管理體系實施方案,提高了政府財稅治理能力,是實現財稅治理社會化、智能化的具體體現,推動了數字政府建設服務了地方經濟發展。該項目在全國5個省9個地級市105個縣得到了具體應用,項目總合同金額近2億元,為地方政府開源財政稅收超35億元。
提名該項目為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三.項目簡介
本項目系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多年以來深耕“大數據+財稅”所取得的成果。本項目運用管理科學、財政學以及計算機科學等跨學科理論和技術,在中央政府結構性降稅以及財政部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等政策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建立財源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提高政府財稅預期管理、優化營商環境實現政府可用財力增長。項目成果引領了國內政府財源管理、財源培育等理念創新,公平了社會納稅環境,導航了政府、企業、社會等涉稅數據應用與數據價值變現的實踐路徑。
主要創新點包括:
1.開發了基于塊數據思想的多源異構數據采集與融合技術。涉稅大數據的發展面臨共享難度大、壟斷程度高、融合能力差、應用價值低以及安全風險大等一系列制約因素。項目將社會數據、政府數據、稅務數據等眾多關聯程度不一的大數據集聚構建一體化的塊數據平臺,整合來自不同類型、不同系統的數據,規范數據治理體系、提高數據質量,實踐了新型數據應用與數據價值變現的新路徑。
2.形成了政府財源管理與培育的新理念。從“財源稅收協同治理機制”和“財源培育體系”、“財稅共治社會體系”3個方面,綜合實踐了基于大數據的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扶持、精準服務,為政府把控經濟形勢與經濟走勢提供了數據支持。
3.實踐了財源培植和財稅公平的智能化新模式。項目為政府打造 “財稅數據鐵籠”建設,成果實現了財稅地圖可視化、財稅監督具體化、財源管理預判化,將財稅優惠從傳統的人力監督轉為數據監督、事后監督轉為過程監督。支撐了政府對行業發展的判斷,為培育和壯大相關企業提供了模型與數據支撐。
項目為懷化市、湘潭市、邵陽市、張掖市、賀州市等地實施財源培訓與綜合治稅提供了相關方案與經驗,這些地縣市大部分成立了財稅綜合治理領導小組或類似機構,推出了相應的管理制度與實施措施。
相關財稅大數據產品在全國5個省9個地市105個縣級政府得到應用,產品銷售金額2億元,截止2019年底為政府新增稅收超35億元,培育了500余家市級、2萬余家縣級重點財源企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獲軟件著作權25項,論文3篇。
四.客觀評價
2019年11月4日,湖南省委財經辦發文,推薦懷化市深化財源稅收綜合治理改革的主要做法,主要意見如下:“……,推動稅收征收由財稅部門‘單兵作戰’向黨委政府各部門‘協同作戰’……,整合市縣鄉三級涉稅部門的財稅綜合信息資源,……實現提升財稅征管水平、聚焦產業發展、培植壯大財源、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優化企業服務質量‘五大目標’……”
2018年12月21日,張掖市財政局官網發文《張掖市綜合治稅成效顯著》,其中觀點如下:“……率先在全省建成了第一家市級綜合治稅平臺……至目前,直接增加稅收1.57億元,有效提升了稅源監控和財源建設質效,形成了上下貫通、齊抓共管、集約管理、風險預警、標準兼治的工作格局……”
2018年1月10日,邵陽市財政局官網發文《邵陽市借力“大數據” 提升綜合治稅能力》,其中觀點如下:“……2017年邵陽市采取‘政府領導、財稅牽頭、信息共享、齊抓共管’的方式……查增稅收收入3.04億元…”
五.推廣應用情況
1.系統采用情況:
項目在相應理論的基礎上,由綜合治稅平臺、財源培育平臺、財稅收入分析平臺、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等軟件平臺所承載,采用了相關系統的典型用戶名單(部分)如下:
湖南省內部分用戶名單 |
|
湘江新區、芙蓉區、岳麓區、天心區、望城區、高新區、開福區、寧鄉市 |
|
攸縣、醴陵市、株洲縣、茶陵縣 |
|
湘潭市、韶山市、湘鄉市、經開區 |
|
岳陽市 |
臨湘市 |
常寧市 |
|
邵陽市、邵陽縣、雙清區、大祥區、北塔區、邵東縣、新邵縣、城步縣、綏寧縣、新寧縣 |
|
津市、石門縣 |
|
張家界市、永定區、武陵源區、慈利縣、桑植縣 |
|
沅江市、安化縣、桃江縣、南縣 |
|
婁底市、婁星區、冷水江市、漣源市、雙峰縣、新化縣 |
|
永州市、零陵區、江華瑤族自治縣、江永縣、寧遠縣、藍山縣、道縣 |
|
懷化市、洪江市、通道縣、靖州縣、辰溪縣、中方縣、沅陵縣、新晃縣 |
|
湖南省外部分用戶名單 |
|
湖北省 |
松滋縣、監利縣、洪湖市、江陵縣 |
河南省 |
鶴壁市、登封市、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洛龍區、浚縣、淇縣、尉氏縣、原陽縣 |
甘肅省 |
張掖市、甘州區、民樂縣、臨澤縣、高臺縣、山丹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
廣西省 |
賀州市、鹿寨縣 |
2.部分客戶應用證明
(1)婁底市綜合治稅應用證明
婁底市應用于房地產地產網簽數據、藥店刷卡金額數據、酒店住宿數據、駕校發證人數數據等,2017年以來新增財政收入124680萬元。見附件5-1。
(2)張掖市綜合治稅應用證明
張掖市綜合應用本項目理念的技術,2017年以來新增財政收入金額為39571萬元。見附件5-2。
(3)其它縣市應用證明。
湖南醴陵新增財政收入15969萬元、湖南雙峰新增財政收入4146萬元、湖南綏寧1512萬元。見附件5-3、5-4、5-5。
六.主要知識產權目錄
知識產權(標準)類別 |
知識產權(標準)具體名稱 |
國家(地區) |
授權號 (標準 編號) |
授權(標 準發布)日期 |
證書編號 (標準批 準發布部 門) |
權利人(標準起草單位) |
發明人(標準準起草人) |
發明專 利(標 準)有 效狀態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
SIP基于大數據經濟分析平臺V1.0 |
中國
|
2016SR087821 |
2016年4月27日 |
01018961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殷浪、鄧少鴻、何榮華 |
其他有效的知 識產權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
標普企業創新服務平臺V1.0 |
中國 |
2017SR174287 |
2017年5月11日 |
01611236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鄧少鴻、沈楠、何榮華、殷娟 |
其他有效的知 識產權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
標普自然語言智能語義分析平臺V1.0 |
中國 |
2017SR176257 |
2017年5月12日 |
01603910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何榮華、徐滔滔、 湯文靖 |
其他有效的知 識產權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
經濟要素變動分析法平臺V1.0 |
中國
|
2018SR281561 |
2018年4月25日 |
02511325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黃文霞、 沈楠、 何榮華 |
其他有效的知 識產權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
互聯網涉稅數據采集與基于AI技術的智能解析平臺V1.0 |
中國
|
2018SR282761 |
2018年4月25日 |
02508431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殷浪、何榮華、徐滔滔 |
其他有效的知 識產權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
社會公共信用信息平臺V1.0 |
中國 |
2018SR283649
|
2018年4月26日 |
02517405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鄧少鴻、何榮華、沈楠 |
其他有效的知 識產權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
標普綜合治稅平臺V2.0 |
中國 |
2018SR738463 |
2018年9月12日 |
03018050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殷浪、何榮華、徐滔滔、黃文霞 |
其他有效的知 識產權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
基于財稅大數據的財源建設平臺軟件V1.0 |
中國 |
2019SR1022945 |
2019年10月9日 |
04605362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殷浪、何榮華、徐滔滔、陽耿才、湯文靖、殷娟 |
其他有效的知 識產權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
基于多數據源的大數據實時分析系統V1.0 |
中國 |
2019SR1377516 |
2019年12月16日 |
05038283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鄧少鴻、何榮華 |
其他有效的知 識產權 |
論文 |
地方稅體系建設的多維度分析 |
中國 |
|
2019年12月 |
《新西部(理論)》 |
中共湖南省委黨校 |
沈楠 |
其他有效的知 識產權 |
七.主要完成人情況
姓 名 |
性別 |
排名 |
行政職務 |
技術職稱 |
工作單位 |
主要完成單位 |
對本項目主要科技創新的貢獻 |
殷浪 |
男 |
1 |
總經理 |
無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項目負責人,負責項目整體推進,對智慧財稅管理體系構建有重要貢獻。 |
鄧少鴻 |
男 |
2 |
研究負責 |
講師 |
長沙理工大學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項目研究負責人,負責項目的算法與模型研究。 |
何榮華 |
男 |
3 |
技術總監 |
軟件設計師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項目技術負責人、總架構師,負責整個項目的底層架構設計和技術攻關。 |
沈楠 |
女 |
4 |
稅務分析師 |
講師 |
中共湖南省委黨校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參與項目涉稅情形分析與研究,研究相應的稅種構成,以及相關的關聯規劃,構建了行業發展數學模型。是《地方稅體系建設的多維度分析》的第一作者 |
黃文霞 |
女 |
5 |
財稅管理師 |
中級會計師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項目財會負責人,負責項目中財務模型的構建與設計。 |
徐滔滔 |
男 |
6 |
技術經理 |
無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項目技術研發與現場實施,負責針對技術難點和創新點進行技術攻關。參與涉稅數據采集與智能解析研究。 |
陽耿才 |
男 |
7 |
產品經理 |
無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參與財稅與行業發展、企業培育等創新性成果研究。 |
湯文靖 |
男 |
8 |
技術經理 |
無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調研客戶需求,對研究成果的應用與推廣有重要貢獻。 |
殷娟 |
女 |
9 |
實施經理 |
無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調研客戶需求,對研究成果的應用與推廣有重要貢獻。 |
八.主要完成單位及創新推廣貢獻
主要完成單位湖南標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 年3 月16 日,注冊資本:人民幣2000 萬元整。公司是湖南省雙軟認證企業,軟件產品登記證書,證書編號:湘RC-2017-0216;軟件企業認定證書,證書編號:湘RQ-2017-0073。公司致力于研究自主知識產權的SIP 開發平臺、綜合治稅平臺、數據交換、大數據分析平臺、財稅培育系統等應用軟件,主要面向政府部門政務智能應用,涉及政府、財稅、教育、城建投、工業園區等多個領域客戶,為政府的管理、輔助決策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
公司2017 年10 月通過ISO9001 , ISO/IEC27001 ,ISO/IEC20000-1 認證體系評審,被評為“全國重合同守信用品牌企業”,2017 年11 月,湖南標普被評為“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2017 年12 月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2018.9 月通過CMMIMaturityLevel3 認證。
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制定研究大綱,提出項目研究的技術路線及實施方案,承擔調查分析與理論研究工作,組織項目研究報告的編寫,負責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在多源異構數據采集與融合技術、地方政府財稅大數據計量分析模型、行業發展與預測模型、基于區塊鏈的企業服務模式等方面均有實質性創新,為政府利用財稅數據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扶持、精準服務發展地方經濟提供了解決方案,顯著推進了行業科技進步和數字政府的發展。
九.主要完成人合作關系說明
本項目共有9個完成人,各完成人合作關系如下:
項目完成人殷浪(1)、鄧少鴻(2)、何榮華(3)于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合作研究,基于政府宏觀經濟數據與行業數據,開發財稅大數據計量分析模型,實現了“SIP基于大數據經濟分析平臺V1.0”,獲得了相應著作權。
項目完成人鄧少鴻(2)、沈楠(4)、何榮華(3)、殷娟(9)于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合作研究,研究了基于財稅數據區塊鏈技術的銀行智能授信與政策支持措施,開發了“標普企業創新服務平臺v1.0”,獲得了相應著作權。
項目完成人何榮華(3)、徐滔滔(6)、湯文靖(8)于2016年9月至2017月合作研究,研究為企業進行政策信息智能推送,開發了“標普自然語言智能語義分析v1.0”,獲得了相應著作權。
項目完成人黃文霞(5)、沈楠(4)、何榮華(3)于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合作研究,基于相關會計原則,研究了財稅大數據的會計要素關聯規則,開發了“經濟要素變動分析法平臺V1.0”,獲得了相應著作權。
項目完成人殷浪(1)、何榮華(3)、徐滔滔(6)于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合作研究,研究涉稅數據清洗與數據治理,建立了涉稅數據標準規范,開發了“互聯網涉稅數據采集與基于AI技術的智能解析平臺V1.0”,獲得了相應軟件著作權。
項目完成人鄧少鴻(2)、何榮華(3)、沈楠(4)于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合作研究,研究基于涉稅數據綜合信息平臺的社會公共信用所包含的相關要素與模型問題,開發了“社會公共信用信息平臺V1.0”,獲得了相應軟件著作權。
項目完成人殷浪(1)、何榮華(3)、黃文霞(5)、徐滔滔(6)于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合作研究,研究了政府綜合治稅的相關模式與所需要的數據與技術,開發了“標普綜合治稅平臺V2.0”,獲得了相應軟件著作權。
項目完成人殷浪(1)、何榮華(3)、徐滔滔(6)、陽耿才(7)、湯文靖(8)、殷娟(9)于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合作研究,調研了政府財源建設面臨的痛點與難點,進行了財源培育相關政策與模式研究,開發了“基于財稅大數據的財源建設平臺軟件V1.0”,獲得了相應軟件著作權。
項目完成人何榮華(3)、鄧少鴻(2)于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合作研究,研究多源異構數據的實時分析與處理,開發了“基于多數據源的大數據實時分析系統V1.0”,獲得了相應軟件著作權。
項目完成人沈楠(4)結合綜合治稅系統,對地方稅體系進行了多維度分析,于2019年12月在《新西部(理論)》發表了“地方稅體系建設的多維度分析”論文。